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获奖成果
    
袁红英:《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范式、框架体系与实践方略》
发布时间:2024-03-21 15:06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4期 阅读量:

 

作者简介

袁红英,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财政金融政策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以及山东省社科规划、省科技攻关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委、省政府委托课题等省级各类课题共6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改革内参》《改革》《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发表转载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余项;承担中央部委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省领导重大调研课题以及相关部门多项重大课题、规划和战略的研究、论证,有70余篇研究报告获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目前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智库联合会会长等学术职务,获“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等荣誉称号。

成果简介

1.选题意义

现代化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并对后发国家形成了强烈的示范和同化效应,但由于各国历史国情的不同,该模式不具有普世性,也由此形成了现代化的“迷思”。虽然对现代化尤其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文献汗牛充栋,但如何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理清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逻辑脉络、框架布局和实施路径,是一个具有极大吸引力同时又具有较高难度的研究选题。

2.内容简介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聚焦中国现代化选题,从多学科、跨领域、跨时空进行发散式的系统研究,力求使文章具有较高的综合水平。

一是“大历史”与“小历史”相结合。文章既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看中国道路,又从中国现代化道路看世界进程,由此得出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中国现代化的曲折进程使得中国现代化具有自己的诸多特质。

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文章认为,现代化是一项有着独特规定性的动态的、多样的、发展性的世界进程。作为现代化的理论依据,现代性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表达,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的全面谋划和系统推进,使得中国式现代化不模仿、不依附、不盲从,呈现出自立自强的复合现代性特征。

三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文章通过分析世界三次现代化大浪潮的轨迹特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历史任务,进而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轨迹、基本规律与一般经验,为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发展方略、操作指向与具体路径提供了可能的参考。

3.学术价值

一是“大历史”的研究视角。文章在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从“大历史”视角切入,对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判断,指出中国现代化是世界第三次现代化大潮生力军,是东西现代化发展“平衡码”,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征程“探路者”,是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稳定器。在此宏观视域下,指出中国现代化的源动力并非来自各种现代性因素的历史累积,而是源自外部压力的强制性“引爆”,属于典型的外在诱发型,使得中国现代化呈现出以“强国梦”为目标、“双重难题”交加的独特历史规定性。

二是复合性的研究范式。文章认为,在理论层面,现代性是现代化的本质表达,基于对现代化进程的认知和定位差异,现代化的研究范式有一元现代性、多元现代性和复合现代性之分。其中,复合现代性是在汲取一元多线性与多元现代性合理要素基础上,聚焦特定场境下的现代化进程,它强调现代性是不同时空和主体的现代性要素在不同维度上的有机组合与交融互构。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及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化建设走向了自主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新时代的中国现代化具有“时空压缩”性与任务多重性相叠加、国家自主性与人民主体性相切合、后发追赶性与前瞻反思性相同步、要素综合性与结构复合性相交融、民族本土性与世界共融性相交叠的典型特征,在理论范式上属于复合现代性范畴。

三是体系化的框架思路。文章认为,立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复合现代性范式下探求中国现代化的合意路径,可在现代化“强国梦”指引下,按照“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框架思路,通过对各类现代化要素资源的有机融合与整体互构,明确主责主线,厘定体系脉络,构筑支撑架构,以廓清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施力方向与操作遵循。其中,“一”是指一个总目标,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指两条主轴,分别是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的现代化和建设以“高效能治理”为主轴的现代化;“三”是指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四”是指充分挖掘、运用、改造、融合四类现代化资源;“五”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域整体协同发力;“六”是指观念层、技术层、产业层、制度层等六维结构;“七”是指立足社会基本结构构筑七大支柱体系。

4.社会反响

该成果经《改革》杂志刊发后,引起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9期作为当期首篇文章主体转载,《新华文摘》2021年第17期作为当期封面文章主体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予以全文转载,文章引用频次达30余次。抛砖引玉诱发学界争讨,有益于推动和强化学界对该选题的持续深化研究,并激发社会各界对该选题的广泛关注。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张文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