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咨政建言
    
刘娜:“夜校热”带来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4-04-09 16:14  作者: 刘娜        来源: 《大众日报》2024年4月9日 阅读量:

“白天上班,晚上上课”,近段时间,上夜校成为一种新潮流,“夜校热”席卷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座城市。近期,济南也出现了夜校引发的学习热潮。作为全国首个由公共图书馆开办的夜校,济南市图书馆创办的“YEAH归人”市民夜校也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关注,1.9万人在线争抢270个名额,零基础美妆课、掐丝珐琅课等刚刚推出就宣布满员。

“夜校热”风潮何以席卷各地?一方面,夜校满足了中青年人的文化和自我发展需求,课程设置与当代中青年人的兴趣爱好高度匹配,延时开放的策略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两头兼顾;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夜校”项目填补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空白地带。可以说,“夜校热”反映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期待。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以“均衡化”优化公共文化网络布局,以“精准化”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以“数字化”形成实用高效服务格局的目标任务。过去一年,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山东省不仅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与服务,还创建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升了场馆的开放性和延展度。在公共文化活动方面,山东省大力丰富各类艺术展览、文艺演出、文化课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智慧图书馆”等线上平台扩大覆盖人群。此外,山东省在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推动群众文化繁荣、巩固创新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不仅推出了“村晚”“小戏小剧”等形式的拳头产品,而且还尝试将“非遗”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这些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点燃济南的“夜校热”就是一个表现。不过,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夜校热”背后隐藏着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提示当前中青年人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种类相对匮乏,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路径还需不断探索。

窥一斑而知全豹,“夜校热”是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一个缩影,为我们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带来了有益启示。相较于以往的公共文化服务,受到中青年人热捧的夜校,在内容设置上也体现出了诸多新特点:一是讲求实用性,如济南图书馆夜校课程中的职场面试和实训、ppt设计与制作等,可以满足就业及职场中的具体需求;而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整理收纳等课程所带来的收获则可以应用于更多生活场景。二是注重体验感,夜校课程中,香道、花艺、咖啡品鉴与制作等体验感较强的课程都炙手可热;掐丝珐琅、烧箔、扎染等非遗技艺课程,在学习技艺的同时还能培养兴趣爱好,不仅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还有助于休憩心灵。三是需求多元化,从夜校学习的过程与目的来看,人们学习夜校课程,除了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艺、开阔眼界、体验生活之外,还有社交和归属感等方面的需求。由此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呈现出新的变化,除了自我知识技能的提升,还追求个人志趣、情绪价值、社交需求的满足,这些都是今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需要发力的方向。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夜校热”收获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坚持需求导向。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是大势所趋,需求导向应成为当前文化公共服务的重要站位点。首先,公共文化服务应对需求人群进行甄别,以此为基础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的空白点与薄弱点,针对性推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以完善服务体系。其次,公共文化服务应对群众的不同需求进行甄别,针对自我提升、开阔眼界、愉悦身心等多种需求,不断细化项目供给的内容与形式。落实需求导向,能够极大推动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平性建设,铸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内核。

坚持惠民服务。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收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适应性和可及性高低。项目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前提下,项目的供给形式、时间安排、获取价格、服务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服务项目的落地效果。在地方财政相对吃紧的情况下,愈应关注社会投资的收益高低,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保持公益的初心,以高品质为保障,充分考虑目标群体获得服务的便捷性和承受力,为群众提供用得上、摸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

坚持创新求变。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创新都存有期待。疫情之后,我国文旅产业蓬勃复苏,正是因为各地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锐意创新、大胆求变,打造文化名片、提升旅游体验,推动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夜校热”现象的发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亦要求创新求变,从而提升服务项目吸引力,促进服务内容多样化,拓展服务供给路径,进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展望未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现象、新领域、新知识层出不穷,文化的体量亦将急剧膨胀。相比于学习的形式、内容和收获等客观层面,旺盛的好奇心、求知的行动力、解惑的愉悦感等价值层面的内容可能更加重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也应及时转变思路,与社会和科技发展同步,不断提升包容性、适应性和可及性。

(作者系山东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张文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