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咨政建言
    
赵燕姣 王冬梅:文物中的龙——以山东博物馆馆藏为例
发布时间:2024-04-13 15:10  作者: 赵燕姣 王冬梅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4月12日 阅读量:

甲辰年为农历龙年,龙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与其他十一种生肖迥然有别的是,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它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想象出来的一种瑞兽,所以自带一种神秘感。数千年来,龙一直是我国的文化与精神标识,不仅如此,散居在地球不同角落的天下华人更是以“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自称,这无疑又成为了一股无形的血肉情感纽带。那么,龙是否有原型可寻呢?

瑞兽龙的原型

现代意义上的龙或成型于南宋,宋神宗时由于皇家的推崇,道教曾盛极一时,而作为道家极为信奉的神兽之首“龙”,也因此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宰相王安石曾作《龙赋》,将龙“能合能用,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的特质与君子的志向结合,从而赋予其新的旨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南宋画家陈容所画之龙以夸张的画法、强烈的动感、微茫的墨气以及巧妙运用“借地为雪”之技法堪称一绝。他笔下的龙已有分叉的双角、圆睁的双眼、张开的大口、飞扬的须、尖利的爪,它们或穿梭在群山之巅,或盘旋于云雾之端,或游弋于波涛之间,与我们现在看到的龙几无二致,但是早期的龙却并非如此。

目前考古所知,最早的龙见于辽宁阜新兴隆洼文化的查海遗址,时代距今约8000年前后,中心墓区北部有巨大的龙形堆石遗迹,全长约19.7米,类似的龙形堆塑在河南南阳西水坡、湖北黄梅焦敦遗址都曾发现。朱乃诚认为,龙的形象来源于鳄鱼,研究证实早在8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在相当辽阔的地域里,先民们的生活就开始与鳄鱼交集,而目前所见大部分遗址出土的鳄鱼遗存均被鉴定为扬子鳄。扬子鳄这种动物生性凶猛,极具威慑力,它头部浮露于水面、夜间目光如炬的习性及其恐怖的吼声,都能使人对其产生敬畏感。而扬子鳄的吼声又与天将下大雨的气象有联系,容易使人联想到扬子鳄具有通天的神威。

以山西运城清凉寺遗址出土的扬子鳄骨板为例,动物考古学家通过对锶同位素研究检测,证实该鳄鱼一直生活在当地。据此可见,最晚在4000多年前,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清凉寺气温远高于今日,应具有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的特征,且还有较大范围的湖泊、沼泽环境,适宜鳄鱼生存。当时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尚且如此,更遑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对先民而言,鳄鱼不仅为其提供了食物的来源,而且鳄鱼皮还可用来做娱神祭祀时用的鼓面,在陕西石峁、山西陶寺、灵石旌介村及河南殷墟等遗址都曾发现过用扬子鳄皮做的鼓。扬子鳄古称“鼉”,所以这种鼓又被称为“鼉鼓”。《诗经·大雅·灵台》有“鼉鼓逢逢,蒙瞍奏公”的描述,意为用扬子鳄皮蒙的大鼓响声咚咚,盲人乐师奏起音乐歌功颂德。

龙的原型除鳄鱼外,同时还参考了蛇的形态。浙江良渚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龙纹就是一条盘曲的蛇,该龙纹又与山西襄汾陶寺出土陶盘上龙的特征非常接近。类似的陶盘在陶寺共出土4件,均出自早期的4座王墓(M3016、M2001、M3072、M3073),绘于黑色磨光陶衣上的朱红色龙纹,整体蛇躯麟身,无角无爪,方首圆目巨口,其巨口伸出来的舌头很长,而且分叉,这又与蛇的信子十分相似。这一现象延续至商周时期的龙纹盘,只不过彼时的龙头如果太大,则头内尾外,有些龙头甚至演变成器物的捉手。

此外,早期的文字同样能够唤醒我们遥远的记忆。甲骨文中的“龙”字是个象形字,目前所见皆头上尾下,头角峥嵘,张血盆大口,身躯扭动,此字完美融合了鳄鱼与蛇的相关特征。这一形象除无四肢外,又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海家村出土的西周青铜爬龙几乎一模一样。诚然,龙这一瑞兽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还吸收了其他多种动物的特征,如明人笔记《五杂俎》称龙的形象:“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耳似羊,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但最初的原型应是鳄鱼和蛇。

带有龙文化因素的文物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山东博物馆馆藏大量蕴含龙文化因素的文物,其种类更是涵盖甲骨、青铜、瓷器、玉石器、服饰等。

鱼龙纹盘。该器通高15.1厘米、口径约33.8厘米,1963年肥城县孙楼公社小王庄出土,为水器,春秋时器。唇沿外折,浅腹,两附耳,圈足外侈,腹外饰夔纹,圈足饰窃曲纹,腹内壁饰一周顺向追逐的鱼纹,盘底饰龙纹。古时盥洗时用匜注水,以盘承接。因系水器,故盘内多装饰与水有关的动物纹样。这种集实用和装饰于一体的器物精美异常,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给人以自然和谐的视觉效果。

公铸壶。壶既是一种酒器,也是盛水器,汉时甚至还作为量器。这件壶1978年冬在沂水县院东头镇刘家店子村出土,同类器共出6件。该器通高48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23厘米,重15.65千克。铜壶有盖,盖顶部有二盘龙捉手,二龙呈追逐状,极其生动有趣,壶口近直,高颈鼓腹,圈足,腹间饰三圈纹饰,上两圈纹饰为蟠螭纹,下一圈为倒三角纹,且内填夔龙纹。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蟠螭纹抑或夔龙纹均为龙纹的变体。该器纹饰精美,工艺精湛,为研究春秋时期的青铜冶炼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此外,该壶腹中部有“公铸壶”的铭文,考虑到同墓还出土了高等级的列鼎及编钟组合,表明该墓主级别很高,极有可能为莒国国君墓。

鲁国大玉璧。1977年山东曲阜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出土,一同出土的共有18块玉璧,这是其中最大最精的一块。此璧外径为32.8厘米、孔径为11.6厘米、厚0.6—0.7厘米,玉料呈青碧色,玉质晶莹温润,是目前为止国内发现的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玉璧的整体图案又分为内、中、外三区,内层为合首双身龙纹,其间以三道绹索纹相隔成三组;中间饰谷纹,外层为五组合首双身龙纹,龙尾两两相交,形成二方连续,为战国玉璧中的精品。玉璧在古代多为礼天之用,此外还可用作殓葬、朝贺、纳聘、装饰等,大多数情况下祭天又和殓葬密不可分。考虑到此墓主人能同时用18块玉璧殓葬,故极有可能是鲁国国君。山东博物馆新馆穹顶即以此璧为原型设计,也是因为玉璧自古有“苍璧礼天”之寓意。

交龙画像石。此画像石出土于滕州,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件珍贵文物,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该石材选料上乘,雕刻技艺精湛,堪称汉代石雕艺术的瑰宝。整个画像石采用浮雕的手法,雕刻着两条交错缠绕的交龙图案,交龙身躯蜿蜒,矫若游龙,形象栩栩如生,这种图案常被装饰在古代建筑上或者石柱上面。整体画面布局合理,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织金盘龙纹黄缎袍。这件缎袍出土于鲁荒王朱檀墓,朱檀是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第十子,去世时年仅19岁,此袍出土时就穿在鲁王朱檀的身上。这件龙袍圆领、右祍、窄袖,在胸前、背后及肩部织四团云龙纹。四团云龙纹纹饰相同,盘龙于祥云中戏火珠,双目圆睁,须发上扬,龙爪刚健有力,周饰云气纹。自元代开始,皇族开始禁止百官和民间使用龙纹,这种状态发展至明朝更为严格,这件缎袍亦可见当时皇族的神圣地位。此外,也为我们了解明代的织金技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

蓝釉黄云龙盘。这件盘高4.3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15.8厘米。折沿侈口,盘身以蓝色为地,黄色为纹,呈现出鲜明的对比。盘中心饰以五爪黄龙赶珠,矫健生动,四周环绕着火焰纹,象征着祥瑞吉祥。龙身蜿蜒曲折,与云纹相互交融,展现出龙在云海间穿梭的壮观景象,内外壁饰二龙赶珠纹,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篆书款。山东博物馆馆藏清官窑瓷器中,龙形象频繁出现,且形式各异,体现了皇家权威与尊贵。这件蓝釉黄云龙盘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烧制工艺,彰显了乾隆时期瓷器工艺的高超水平,堪称瓷盘中的精品。

独特的文化与精神标识

自史前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中龙的出现,到商周时期大量的铜器上铸有龙纹或变体龙纹,龙成为时人与祖先、神祇沟通的重要媒介,至司马迁撰《史记》以“祖龙”代指秦始皇,龙便成了帝王、皇家的象征。虽然历代皇权都对龙纹进行过限制,但是这种规定并不严格,《大元圣政国朝典章》载,至元七年(1270),忽必烈始明文规定严格禁止百官和民间使用龙纹,至明清时期这一现象愈演愈烈,龙纹完全被皇权垄断。如今,龙这一被虚构出来的瑞兽,其承载的文化历经8000余年赓续不断的绵延,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独特的文化与精神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早期的神话系统中,龙是控制地下恶水的有翼怪兽,是作为正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的,象征着灾难和地下世界。后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与诠释,西方龙完全成为了邪恶、魔鬼的化身,所以中世纪很多宗教权力的获得是通过屠龙这个仪式来完成的。由此可见,无论是内涵抑或外延,东西方文化中的龙并不具有同样的文化属性和标识,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等同。

(作者赵燕姣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冬梅系山东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张文荣     
上一篇:
下一篇: